五行万物归类表
1到9代表金木水火土
1到9九个数的五行属性。
命理学中,以五行对应数字,1-6为水、2-7为火、3-8为木、4-9为金、5-10为土。4-9在乾兑卦位,5-10在坤艮卦位,2-7在离卦位,1-6在坎卦位,5-10在震巽卦位。
洛书既表征方位又表征时间,是时空统一图。1、3、9、7表征四正方(东西南北)和二至二分(冬至夏至春分秋分)。而2、4、8、6表征四维和四立:8居东北,为立春;4居东南,为立夏;2为西南,为立秋;六居西北,为立冬。从而2、4、8、6的属性也就随之而属也。
扩展资料:
五行系指古人把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性质的事物,也即分成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大类,并叫它们为“五行”。早见《尚书·洪范》记载的箕子与周武王的对话:“五行:一曰水,二曰火,三曰木,四曰金,五曰土。
水曰润下(滋润),火曰炎上(燃烧),木曰曲直(弯曲,舒张),金曰从革(成分致密,善分割),土爰稼穑(意指播种收获)。润下作咸,炎上作苦,曲直作酸,从革作辛,稼穑作甘。”这里不但将宇宙万物进行了分类,而且对每类的性质与特征都做了界定。
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
见下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:
自然界
五行
人体
五音
五味
五色
五化
五气
五方
五季
五脏
五腑
五官
五体
五志
五声
变动
角
酸
青
生
风
东
春
木
肝
胆
目
筋
怒
呼
握
咳
徵
苦
赤
长
暑
南
夏
火
心
小
肠
舌
脉
喜
笑
忧
宫
甘
黄
化
湿
中
长
夏
土
脾
胃
口
肉
思
歌
秽
商
辛
白
收
燥
西
秋
金
肺
大
肠
鼻
皮
毛
悲
哭
羽
咸
黑
藏
寒
北
冬
水
肾
膀
胱
耳
骨
恐
呻
栗
金木水火土数字代表哪些
您好!
五行与数字1、2为木,1为阳木,2为阴木3、4为火,3为阳火,4为阴火5、6为土,5为阳土,6为阴土7、8为金,7为阳金,8为阴金9、10为水,9为阳水,10为阴水五行的方位与特性甲乙寅卯东方木;丙丁已午南方火;戊己中央土;辰戌丑未四库土;庚辛申酉西方金;壬癸亥子北方水。 “木”具有生发、条直的特性,木主仁,其性直,其情和;“火”具有发热、向上的特性,火主礼,其性急,其情热; “土”具有生养、孕育的特性,土主信,其性重,其情厚; “金”具有肃静、杀敛的特性,金主义,其性刚,其情烈; “水”具有清凉、向下的特性,水主智,其性聪,其情善。五行相生次序是: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。五行相克次序为:水克火,火克金,金克木,木克土,土克水
事物(自然界)属性的五行归类理由
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
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特性来推演和归类事物的五行属性的。事物的五行属性,并不等同于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本身,而是采用“取象比类”的方法,将事物的性质、作用或形态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,从而得出事物的五行属性。这样便把需要说明的事物或现象,朴素地分成了五大类,从而将相似属性的事物或现象,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,并在五行属性归类的基础上,运用五行规律,进而阐释、推演事物或现象的复杂联系及变化。例如:
1. 以方位配属五行。
2. 以五脏配属五行。
应当指出,事物的五行属性,除了可用上述方法进行取象比类外,还应用间接的推演络绎的方法。
3. 同属事物的相关性:五行学说认为属于同一五行属性的事物,都存在着相关的联系。现将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,列简表如下:
事 物 五 行 属 性 归 类 表
事物的五行属性是以五行的特性为依据进行归类的。五行归类理论的应用,是将自然界万事万物纳入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行框架之中,构建成五行系统。五行学说对事物进行属性归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:
1.直接取象比类法
取象,是指通过观察而获取客观事物的感性形象、外在表象,以及事物的功能状态等认识。比类,即是以五行的特性为依据,与所要认知的事物的特有征象进行比较,如果所要认知的事物征象与已知的五行中某一行的特性相同或类似,即可将该事物归属于五行系统中的某一类。
2.间接推演络绎法
所谓间接的推演络绎法,是根据已知事物的五行属性,推演络绎至其他相关的事物,以求知其五行属性的认知方法。在对人体的五行归类中,大多是根据这一方法求知的。例如已知肝具有疏泄、条达、主升发的特性,属性为木,肝所主的筋其性柔和,屈伸自如,符合“木曰曲直”的特性,亦属木。与肝相表里的胆,具有贮藏胆汁、排泄胆汁的功能,亦有疏畅条达特性。其属性亦为木。可见肝、胆、筋的五行属性是从直接取象比类所求知的。但是肝在窍为目、在液为泪、在志为怒、其华在爪等,只能是根据肝的属性为木,而爪、目、泪、怒为肝所主,故亦属于木。显然这种归类是通过间接推演络绎的结果。而对自然界的事物归类中,则多数源于直接取象比类的归类方法,少数源于间接的推演归类。通过五行归类,即将自然界以及人体许多复杂的事物和现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,形成了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大系统。
一年有十二个月,而不同月份出生的人,各有代表的五行属性。农历正月及二月,是木旺的月份;农历四月及五月,是火旺的月份;农历七月及八月,是金旺的月份;农历十月及十一月,是水旺的月份;农历三月、六月、九月及十二月,是土旺的月份。
五行多除少补
正因为所有术数都与五行不可分割,所以因应命中所需,多进食有助生旺运程的食品,就能“自行”提升运势减免疾病的发生。
除了命格之外,食物的五大味道亦可概括地分作五行,其中苦属金、酸属木、咸属水、辣属火、甜属土。依照五行相生的原则,木旺的人,利金、土,宜多吃苦及甜的食品;火旺的人,利金、水,宜多吃苦及咸的东西;金旺的人,利木、火,宜多吃酸、辣味的东西;水旺的人,利火、土,宜多吃辣及甜的食品;土旺的人,利木,宜多吃酸的食品。
嗜吃味道看性格
从一个人平常喜欢吃什么味道的食物,便可推知其性格的一二。喜欢苦味的朋友,代表其忍耐力特别强,开讲有话: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。”所以承受得苦涩味的人亦是捱得苦头之人。
钟情酸味的朋友,代表为人细心、凡事追求完美,但要留意过于奄尖的表现,容易给人刻薄的感觉。喜欢咸味的朋友,代表为人冷静、处变不惊,情绪不会太过波动,最适合做决策事宜。无辣不欢的朋友,代表性格外向、活泼又热情,做事具有积极性。至于最爱吃糖果、糖水等甜食的人,大都存有梦想、乐观之余又不失贪靓的本性,是开心果一名 。
一般来说五行的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各以白、绿、黑、红、黄五色代表,并各自联系和代表多种器官:属金的内脏有肺、大肠和鼻;属木的是肝、胆囊和肌肉;属水的有肾、膀胱、耳和骨骼;属火的是心、小肠及舌头;脾、胃和口腔则属土.
1. 红色食物代表火(心、小肠及舌头):有西红柿、红椒和红萝卜等,含丰富的降血压物质,使血管强壮,有助循环系统健康;
2. 绿色食物代表木(肝、胆囊和肌肉):有白菜、包心菜和菠菜等,含有益肝脏健康的叶绿素和多种维他命;
3. 黑色食物代表水(肾、膀胱、耳和骨骼):有黑豆、黑芝麻和蓝莓等,含黑色素,有助提高与肾、膀胱和骨骼关系密切的新陈代谢和生殖系统功能;
4. 黄色食物代表土(脾、胃和口腔):有橙、南瓜和红萝卜等,含维他命c;
5.白色食物代表金(肺、大肠和鼻):有洋葱、大蒜和梨等,具有抗敏感及炎症功能.
酸甜苦辣碱,这是五味。这五味属五行——酸属木,苦属火,辣就属金,碱就属水,甜就属土。
我们人吃东西,在春天的时候,不应该吃太多“酸”的,为什么呢?春属木旺,木最旺盛,你若再加上酸的东西,它更旺盛了,“更旺盛不好吗?”过犹不及,太过了,还是与不及是一样的,所以我们人这个身体需要补。春天木旺,木当令,因为春天万物发生。酸就属于木,在春天的时候不宜吃酸的,那么少吃一点可以吗?不要吃多,那就不是太过。酸就属“肝”,你若在春天的时候,吃酸的东西吃多了,就会伤肝。伤肝呢,眼睛看东西就看不清楚了。
夏属火旺。夏天的时候天气很热,所以是火旺。有人说:“夏天热,那到澳洲,夏天六月是最凉的时候。”那是一个地方的气候的关系,不是讲普通的。所以夏天不要吃太多“苦”的,少吃一点可以的,不要吃多。怎么说“苦”属“火”呢?所有饮食的东西,你用火一烧,你再来一吃,它是很苦的,所以苦就属于“心”。
秋天属金,不应该吃辣的东西吃太多了。在秋天吃辣的东西吃太多了,就会伤肺。冬天属水。冬天吃碱的东西不应该吃太多了。碱的东西吃太多了,就会伤肾。
你若能知道调和五味这种的道理,这是一个养身最好的方法,比你吃多少维他命,那更有功效、更好。所以无论吃什么东西,不要吃太多了,吃得多了,对人不但没有益处,而且还有害处。
那么说这个甜的呢?是在什么时候吃?甜的东西,什么时候都可以吃的,因为甜的是属土,土旺于四季,四季就是春夏秋冬,都可以吃甜的。这个甜的东西对人没有什么的害处,但是若吃得太多了,也没什么好处。
属土的东西都是什么呢?好像米、面包这个东西都属土的,都有一种甜的味道。所以我们人有的吃面包、有的吃饭,这因为我们人都需要这个东西,这是讲这个饮食经。这个饮食的经,你没有地方听去,因为佛没有说过饮食经,佛说叫你“持午”、“日中一食”,要有次序。所以我们人人若是知道这种道理,你吃什么东西不要太过,就会很少生病,很少生病,这你身体就健康;身体健康,这是人生的一种幸福。
五行对应表:
五行 五位 五脏 五体 五味 五色 五气
金 西燥 肺 皮 辛 白 腥
木 东风 肝 筋 酸 青 臊
水 北寒 肾 骨 咸 黑 腐
火 南热 心 脉 苦 赤 焦
土 中湿 脾 肉 甘 黄 香
一切皆可以用五行的角度来考虑,特别是身体。平衡则一切通顺,不平衡则处处遇到问题。 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根据人的体形、性格特征、对季节的适应能力等将体质分为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大类型,对季节的适应能力为体质分类的依据之一。这种分类揭示了人体的不同生理特征,只针对自己的体质对症下药,才能收到真正的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木
木行之人一般皮肤表面浮筋毕露,肤色带青。肝气较为旺盛,容易出现、情绪忧郁、胸胁胀满、颊部色素沉着等气滞血瘀等异常。
火
火行之人上半身都比较魁梧,面色红润,性情兴奋容易、冲动。心火旺盛时,常会出现面部潮红、口干便秘、皮肤油腻、暗疮滋生、红血丝等症状。
土
土行之人,形体厚重,腰腹肥圆。食欲较为亢进,经常可因暴饮暴食、贪图美味佳肴而诱发胃肠炎、消化不良、大便秘结、肥胖症、糖尿病等。
金
金行之人,外表看似鲜光油亮,其实体内缺水,津液不足,皮肤干燥松弛,颧骨处容易生斑,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。
水
水行之人很容易出现肢体浮肿,尤其是下半身肥胖,四肢冰冷,肤色暗沉偏黑,面部暗疮色斑则多位于下颌、口唇周围,女性患者还可伴有痛经、**不调、白带异常等症状。
五行的相生相克与人体有着密切的关系。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自然中的五行。
五行,是中国古代物理学的一种学说,古人认为天下万事万物都由五行构成,人也不例外,有五行的制约和生克,产生吸引和排斥(包括人际关系),身体的阴阳平衡五行的稳定状态,可以导致人体疾病的产生,但只要每天都吸收到五色的食品便可做到五行相生,令五脏得到调和,从而调节整体机能
金---代表肺,主气,调理体内的气。有气便可推动身体运作正常。
木---代表肝,主疏泄,调畅全身气既,通利气血水的运行,供应心脏血液。帮助循环,补充体力。
水---代表肾,主水,帮助身体调节水分。
火---代表心,主血脉,心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,推动血液运行,发挥营养及滋润的作用。帮助促进新陈代谢,输送养分到身体各部分。
土---代表脾,主消化,吸收和输送作用。供应身体足够养料。
人的五脏六腑,分别对应哪五行?
五脏1.心:心为神之居、血之主、脉之宗。在五行属火;生理功能①主血脉;②主神志;心开窍于舌,在体合脉,其华在面,在志为喜,在液为汗。心与小肠为表里。 2.肺:肺为魄之处、气之主,在五行属金;生理功能:①主气,司呼吸;②主宣发肃降;③通调水道;④朝百脉主治节;辅心调节气血运行;肺上通喉咙,在体合皮、其华在毛,开窍于鼻,在志为忧,在液为涕,肺与大肠相表里。 3.脾:牌为气血生化之源、后天之本,藏意,在五行属土。生理功能:①主运化;②主升清;③主统血;开窍于口,在体合肉,主四肢其华在唇,在志为思,在液为涎;与胃相表里。 4.肝:肝为魂之处,血之藏,筋之宗。在五行属木,主升主动。生理功能:①生疏泄;②主藏血;开窍于目,在体合筋,其华在爪,在志为怒,在液为泪,肝与胆相表里。 5.肾为先天之本,藏志,腰为肾之腑,在五行属水;生理功能:①藏精、主生长发育与生殖;②主水;③主纳气;在体为骨,主骨生髓,其华在发、开窍于耳及二阴,在志为恐,在液为唾,肾与膀胱相表里。
12属相金木水火土对照表
五行属水的生肖为:子鼠、亥猪;
五行属木的生肖为:寅虎、卯兔;
五行属火的生肖为:巳蛇、午马;
五行属金的生肖为:申猴、酉鸡;
五行属土的生肖为:丑牛、戌狗、辰龙、未羊;
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,广泛用于中医、堪舆、命理、相术和占卜等方面。五行的源头是上古时代“万物有灵”、图腾观念和祖先崇拜。孔子的五行思想见于《礼运》篇,其中记载了孔子向子游传授礼的运转之道。
五行是指气体的五种运动方式。
春天属木,代表气体向四周扩散的运动方式。春天,花草树木生长茂盛,树木的枝条向四周伸展,养料往枝头输送,所以春属木。
夏天属火,代表气体向上的运动方式。火的特点就是向上,夏天各种植物向上生长,长势迅猛,所以夏属火。
长夏属土,长夏是夏和秋之间的一段过度期,天气湿热,庄稼走向成熟的一段时期,所以长夏属土。
秋天属金,代表气体向内收缩的运动方式。金的特点是稳固,秋天收获,人们储蓄粮食为过冬作准备,树叶凋落,所以秋属金。
冬天属水,代表气体向下的运动方式。水往低处流,冬天万物休眠,为春天蓄积养料,所以冬属水
干支历的月份按五行来说:
寅、卯、辰月属木,主宰春季,代表东方;
巳、午、未月属火,主宰夏季,代表南方;
申、酉、戌月属金,主宰秋季,代表西方;
亥、子、丑月属水,主宰冬季,代表北方;
辰、未、戌、丑,单个而言都属土,为四方土,主宰四季最后一个月。
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独创的,它光辉的哲学思想,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有极重大的促进作用。五行学说的实质,认为世界是由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种最基本物特性条件构成的,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、变化,都是这五种不同的条件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。
中国古代人民,上观天文,下察地理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。根据太阳、月球对地球来回寒热一年十二月周期运动变化的交互作用,总结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干支纪年纪月历法,并发展成为融入五行生克学在内,影响至现在的“干支纪年月五行生克历法”。
木,具有生发,条达的特性,属东方。火,具有炎热,向上的特性,属南方。土,具有长养、化育的特性,属中央。金,具有清静、收杀的特性,属西方。水,具有寒冷、向下的特性,属北方。
五行学说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,将世上万事万物朴素地分为五类,在五行属性的基础上,运用生克制化的关系,来说明和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。像阴阳一样,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。相生相克是任何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。没有相生,就没有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,没有相克,就没有事物发生发展中的协调和平衡。相生保证了事物发展的原动力和可能性,相克保证了事物发展的控制力和协调性。事物之间这种生中有克,克中有生,相辅相成,互相为用的关系,推动和维持事物的不断生长、变化和发展。《类经图翼》曰:“盖造化之机,不可无生,亦不可无制。无生则发育无由,无制则亢而为害。生克循环,运行不息,而天地之道,斯无穷已。”
运用五行的各种特性,以木火土金水为中心,凡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、特征、形态、功能、表现等诸方面和五行中某一行的特性相类似,就 把它归纳于哪一行中,分成五类,在五行属性的基础上分门别类作系统归纳,将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理出五行规律,从而可以说明各类之间的联系及变化关系。